我「做事的指导方针」是一个朴素的循环:
发现目标 → 选择目标 → 制定计划 → 执行计划 → 完成计划 → 发现目标
通过参考并执行方针,不断发现和完成「做事层面」上的目标,但我绝不仅仅想要更多地走到第五步「完成计划」并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我实际想要达到的是以下几点「人生层面」上的目标:
一、我可以驱动自我,自己主导完成循环,即获得人生的「主动权」。
二、我可以不断地发现目标,使这个循环永远继续下去,即获得人生的「可持续性」。
三、我可以不断地强化这个过程,使其更完善且更有挑战性,即获得人生的「可成长性」。
当「自信」这个话题应用在「做事层面」和「人生层面」上,于我而言有不同的定义和意义。
做事层面上的「自信」是一种合理预测 (Reasonable Prediction),也是一种不断更新的动态预测 (Dynamic Prediction)。
当我「发现目标」后,我需要衡量各种条件,预测我是否能为某项目标制定、执行、完成计划。
当我「选择目标」后,我需要根据当前的状态并收集足够多的信息,定义从现状达到目标中的重要阶段并预测每一阶段会遇到的挑战。
当我「制定计划」后,我基本完成了预测的步骤,但我需要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修正我的长期预测,保持计划与目标的相关性和计划的可执行性。
当我「执行计划」和「完成计划」后,我通过比较预测与实际的结果,并分析其影响因素,来改进我的预测,并应用在以后的循环中。
因此,当我觉得自己有「自信」时,我评价的是自己的预测系统:我认为我的预测系统是可靠的。
当我觉得自己有「做某件事的自信」时,我评价的是自己的预测系统执行的某次任务:我使用自己的预测系统,我分析了所需要的条件、确定了当下的目标、找到了通向目标的路径,并且认为我的预测是可靠的。
人生层面上的「自信」是一种积极的趋势 (Positive Tendancy),是不断靠近自己人生目标的趋势。
如果从我的人生目标出发,那就是我正在慢慢获得更多的“主动权”、“可持续性”、“可成长性”。
当我觉得自己有「人生的自信」时,我评价的是我的趋势是积极的,是靠近我的人生目标的。
当我明确自信「是」什么之后,我就可以思考得出自信「不是」什么。
自信无法脱离于实际目标而单独存在,自信也无法先于目标而产生。
没有目标的预测系统就像编程里没有「返回值」的程序,我执行了这个系统,但是无法得到任何结果,我以为得到的任何结果,其实是一个随机且无意义的,顶多是「盲目的自信」。
我可以对一些目标「有」自信,而对另外一些目标「没有」自信。
用编程语言来说就是,这个预测系统不是一个常量 (Constant),不是一个全局变量 (Global Variable),而是一个局部变量 (Local Variable)。
意思就是,自信不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常量,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状态但是在「有」和「没有」之间反复变化的全局变量,而是仅仅适用于当前目标、当前状态、不可计数的局部变量。我可以同时拥有很多个「有」和很多「没有」。
我可以有自信但是没有动力,我也可以有动力但是没有自信。
自信是一种「预测系统」,动力是一种「力」。
从物理角度来解释,如果说我们的希望是达到一种目标,比如说将某一物体移动到某一个位置,「动力」就是就是施加在这个物体上的力,「自信」就是计算分析是否有将其移动到目标的可行性。
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,「动力」是必须存在的,因为没有力,就不会有任何改变。但是光有力却不分析预测,我可能施加的是正确的力,也可能是完全无效甚至反方向的力。因此同时拥有「自信」和「动力」能最快地帮助我们达到目标。
自信不能用于评价个人或别人。
首先自信不具有普适性,它无法代表一个人的特质,它只是事物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可选的 (Optional) 步骤。
我可以评价自己对某个目标有没有自信,但是这个结果不会影响我对「自己」的评价,即「对事不对人」。
对于别人而言,我一般不会看到这样一个内置的「预测系统」,我甚至不一定能看到「动力」,我只能看到局部表象的「结果」,因此我需要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才能得知对方的自信。
我可以有千变万化的情绪,但我的自信是稳定的。
用天气来打比方,「情绪」是局部天气,「自信」是天气预报和对气候规律的研究。
情绪可以影响一部分事情,但是它只会成为我分析过程中的一个变量,我会排除它的影响或者将它考虑进去,然后继续执行任务。
当我没有自信的时候,我也不是自卑的。
自信代表我「有」合理且可靠的预测系统。
没有自信代表我「没有」合理且可靠的预测系统。
自卑代表我「有」过低且不易修复的预测系统。
自信和自卑是对预测系统的不同评价。
建立一个好的预测系统对于人有很多帮助。
它能切实将「当前的状态」和「预期的状态」连接在一起。就好像一个地图,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道路。
地图的制作在初期需要田野作业、实地测绘慢慢「建立」,定期考察进行「更新」,拥有了新的工具,比如说人造卫星后,需要进行「升级」一样,自信也需要实践、时间、工具来慢慢建立、更新、升级。
实践就是让自己不断循环做事,重复做同样的事情,尝试做不同的事情,观察自己的能力,观察周围的条件,这些可能是有意识的,或者是无意识的。实践的目的是不设限地寻找可能的重要变量,将其整理,作为预测系统中考虑的一部分。
事物的反馈和发展需要时间,所以一个预测系统想要得到反馈和更新也需要时间。我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,因此也尊重自信建立的基本规律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面对不同的目标我的建设能力也是不一样的,所以事物需要时间,自信需要时间,我也需要时间。
因为预测系统很需要对经验的分析,根据记忆的分析是有限且主观的,那这种预测系统也是不可靠的。而当我开始使用电子记录的工具之后,我的预测系统也得到了升级。我通过这类工具建立关于自己的数据库,记录各种变量的变化,发现了变量之间新的关系,找到了因变量和自变量,重新权衡了不同变量之间的权重。
我还想谈谈,当我想要「帮助别人建立自信」的时候,我实际上应该想什么,应该做什么。
我需要先明确,根据我的定义,自信是「自己」的预测系统,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。只有自己能建立、更新、升级这项系统。别人只能提供选择和参考。
我可以将自己的预测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,就像给你看我制作自己的宇宙飞船的设计图一样,可以给你灵感和形式上的参考,但是你可能想要的不是宇宙飞船,你可能想要潜水艇、跑车、自行车,或者任何一种交通工具,只要它能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地方。你也可能不需要设计图,不需要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,你可以上一辆可以通向目的地的火车、公交车、电梯,只要你上去了就可以去想要去的地方。你也可能不需要知道目的地,你可以随便走走,可以在路上随意搭顺风车,可以享受每一个去到的地方,将你到达的任何一个地方当作自己的目的地。
所以自信这种东西,不同人之间的定义也千差万别。它可以是相信自己的设计图,可以是相信地图,也可以是相信当下。
我本人的经验可能对于一部分和我有「同类目标」的人建立「同类自信」有参考价值,但是局限性非常之大,而且是否采纳这部分的信息的权利在于别人。所以我不能告诉简单地告诉别人,根据我的预测系统,别人能做成或者不能做成什么事情,我「相信」或者「不相信」你,你「太自信」或者「不够自信」。
我实际能做的是:
(1)尊重别人的自我认知。
(2)鼓励别人找寻自己的对人生的定义。
(3)给别人展现和提供不同人生的可能性。
(4)创造允许有更多可能性的环境。
(5)找到更多能量的来源并合理利用来制造动力。
2022年7月31日
262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