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晚上第一次包粽子,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体验。不是因为包粽子本身,而是因为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思想的力量。
我总是一个预设很多“担心”的人,但是很神奇的是,我没有预设自己包粽子发生的事,没有预设成功,也没有预设失败,没有预设会发生的事,甚至没有预设需要什么东西。可能是因为太累了。可能是因为我确实想做粽子。也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失败的压力。
所有的东西都是现买,在到货之前就开始准备。甚至绳子是其他东西都准备好,肉腌好一天、糯米泡好、粽叶拿在手上之后才发现还是没有绳子不行,翻腾壁橱找到的。很不像我,但我也没有感到不适。
粽叶拿在手上,绳子放在桌上了,我再搜教程。一切都是learn on the fly。粽叶总是破怎么办,拿新的换了三四趟试。有的说要煮粽叶,有的没说要,到底听谁的,还是听视频教程演示的吧。重看一遍教程,哦原来用的是叶子那一头,再根据搜索到的文字教程说会破是水分太多,那就用厨房纸擦擦。果然没有那么容易破了。
糯米和五花肉都放进去了,诶呀,这怎么裹好像都会漏米呀,还漏汁。虽然视频教程里说只要在某同一个地方缠绕几圈就够了,我做不了那么漂亮,那我也只要让它裹紧就行了,各种绕八字,多绕几圈,好,最后打结。直到第五六个,奇迹般的,我也突然能在同一个地方缠绕打结了,恍然大悟,原来料不能加太多。
实际上,我完全没有想自己应该要怎么改进,我只是一直在做,在重复中积累经验。当某次重复中,操作上细小的差别导致了有明显差异的结果时,我才明了,原来是这样。
而我思想上细微的差别,导致了如此不一样的结果,我以我料想不到的轻松心态,做成了一个以前我不敢想象的事情。
我以前很喜欢“计划”。但现在想来,脱离经验和实际,计划实在毫无意义。我所谓“计划”,只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。
我一直听到人说,要做“Plan B”,听我最相信的人说,听最伟大的人说。可是我一直不明白,“Plan B”到底是为什么存在。所谓“Plan A”又是什么。甚至所谓“Plan”又是什么。
此时此刻,我想起了一个很喜欢的小说里的人物。他不考虑后果,他只考虑怎么去做,一旦决定了,就不浪费时间去瞻前顾后了。
从前,我觉得这是有勇气、有实力的人会做出的选择。但是现在,不勇敢、不强大的我,也不想再做“计划”,做“准备”了!因为我发现只有像做粽子这样,我才是真正在“做”一件事,而不是用“害怕”代替尝试,龟缩在原地,消磨自己,浪费生命。
我能理解,“方向”比“努力”更重要的说法,在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。但是我从前被这个说法所束缚,哪个“方向”都不敢迈开步去走,生怕做了不划算、不聪明的“努力”,“虚度”了自己的光阴。天呐,如果我不“努力”前进,怎么了解原点以外的地方,怎么知道哪里该是我的目标,怎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“方向”?“努力”多的人,跑得更快,飞得更高,说不定在路上合成了新的代步工具,能比从原点就向最终目标徒步出发要快得多。
不论是向往结果,还是向往过程,“努力”都是比“方向”更迫切需要的东西。“努力”代表当下的每分每秒没有被放弃,代表自身处在一个良好运作的状态。“方向”是在不经意间寻找到的,就像99%的汗水以外的1%,只有99%的“努力”,才能让它有意义,让它有抵达的可能。
我有太多的“方向”,它们使我混乱不堪,像被磁场干扰疯狂旋转的指南针,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方向上。它们总让我感到焦灼,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距离还太远。
我想忘记这句话,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”。
对于我来说,我喜欢认真,努力使我开心,喜欢尝试,尝试使我雀跃。
不想以自己浅薄的知识思考“方向”,揣测这个世界,揣测未来。我真的只有吓唬自己的时候才最厉害。
当我锻炼,我只需想好今天吃什么,今天练什么,今天很开心,就够了。
当我学习,设好番茄钟,拿出笔记,开始思考现在的这个问题,就够了。
我能不能成功、会不会失败,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,不在任何人的控制范围内。成功了又怎么样,失败了又怎么样,并不代表我的人生就成功或者失败了。我相信,没有失败的人生。
只有自己,才能打败自己。只有自己,才能让自己开心。
努力,做让自己开心的事。坚持走下去,那一定就是我属于我的方向。
2021年11月16日
1419字
参考教程:小高姐的 Magic Ingredients, “粽子包法 碱水红豆粽”